会计中的利得主要是指营业外收入吗

2024-05-19 02:50

1. 会计中的利得主要是指营业外收入吗

我国会计准则利得的概念:“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与收入相比较分析,利得一般具有下列特征:(1)利得是企业的非经营性收益。利得是收入以外的其他利益,源于偶发性、边缘性的交易或事项,属于不经过营利性过程就能取得或不曾期望获得的收益。所以,利得是一种非经营性收益,其一般是不可再生的。“非日常经营性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就是利得,如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捐赠利得以及有关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等。通常,可以将收入和利得统称为收益,只不过前者是企业的经营性收益,而后者则是企业的非经营性收益。(2)利得的获取不需要付出代价。利得作为非经营性收益,其并不是企业经营资金耗费所产生的,即获取时一般不需要付出代价。鉴于利得不可能也不需要与有关耗费相配比,故其反映的是经济利益的“净流入”。
(一)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1)各项资产的减值: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
(2)有关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变动:借记或贷记相关科目,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3)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应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4)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应将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净损益记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科目。
(5)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换出资产为存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的除外)。当换入资产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的情况下,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而价值的差额,应记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科目。
(6)债务重组。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用以清偿债务的现金及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换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务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7)政府补助。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期内平均分摊,分次记入“营业外收入”科目。
(8)资产盘盈(固定资产盘盈除外)、盘亏或毁损。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处理时,按残料价值,借记“原材料”等科目,按可收回的保险赔偿或过失人赔偿金额,借记“其他应收款”科目,按“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余额,借记或贷记“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按其借方差额,属于管理原因造成的,借记“管理费用”科目,属于非正常损失的,借记“营业外支出一非常损失”科目,按其贷方差额,货记“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收入”等科目。
(9)接受捐赠与捐赠支出。对于捐赠利得或损失,应当分别记人“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科目。

会计中的利得主要是指营业外收入吗

2. 会计中的利得主要是指营业外收入吗

首先,利得是会计的一种概念,营业外收入是一会计科目;二者肯定是不同的
其次,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可能通过营业外收入反映,也有可能计入所有者权益,如资本公积
所以应该说利得的范围比营业外收入大
不过呢,从很多题目的角度上看,是可以就把利得看做营业外收入的

3. 营业外收入与利得的区别和联系?

营业外收入与利得的区别如下:
营业外收入和利得的关系:
营业外收入是利得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根据财经法规制度,按照管理层次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市值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
营业外收入以利得为中心,营业外收入对企业管理中所需资金的筹集、投放、运用和分配以及贯穿于全过程的决策谋划、预算控制、分析考核等所进行的全面管理。
营业外收入职能的控制性决定了必须以创业计划书其它部分要素为中心。盈余公积的职能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评价。其中,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处于关键地位,关系到企业的兴衰成败,
决定着其他各项管理活动的产生、变更或消失。同时它能利用信息和特定手段,对企业经营活动施加影响,并对其他各项管理起着控制的作用。
1、包括范围不同
营业外收入包括20款,即电力建设基金收入、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收入、养路费收入、车辆购置附加费收入、铁路建设基金收入、公路建设基金收入、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收入、邮电附加费基金收入、港口建设费收入。
而利得包括企业依法交纳的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等税费等。

2、目的不同
营业外收入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能够防止和发现特定财务报表认定的重大错报或漏报。
而利得以应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为目的。为证实控制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所需获取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对审计证据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要求越高,控制测试的范围越大。
3、薪资待遇不同
营业外收入的培养,企业都会单独制定培养方案,会特别打造一条晋升通道。企业会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安排不同的培训学习,以便注册会计师在入职之后能够同步学习、共同进步,是一种互相协作,也是互相竞争。所以底薪、调薪等都有具体的时间段和考察标准,相较于普通会计会更宽容。
而利得就不同,享受的工资待遇和工作经验有很大关系。如果没有工作经验,面试通过率会很低,但不是相关工作经验的会计实习生,面试率也会很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营业外收入
百度百科-利得

营业外收入与利得的区别和联系?

4. 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下列有关收入和利得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哪个?

就题目而言,答案应该是C
利得与收入的区别:
利得:企业非日常活动形成的,与投资者投入资本无关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经济利益流入。
收入: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所以答案A、D是错误的,
利得不一定会影响利润,如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但不管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还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最终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所以答案B是错误

5. 利得与营业外收入、损失与营业外支出的区别与联系

=======
问题解答
=======
利得和损失应归类于“会计要素”范畴,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应归类于“会计科目”范畴。前者属于“确认、计量、记录、报告”中的“确认”步骤,后者属于“记录”步骤。在《企业会计准则2006》中,利得和损失又分为两类,一类在利润表中反映并计入利润(即“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科目);一类跳过利润表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一般是“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计入利润。

利得与营业外收入、损失与营业外支出的区别与联系

6. 在会计准则中,“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有什么区别

(一)概念: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所有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二)特点:  营业外收入: 1.和营业外支出一般彼此相互独立,不具有因果关系; 2.通常意外出现,企业难以控制;  3.通常偶然发生,不重复出现,企业难以预见;  4.不与企业经营努力有关。  其他业务收入:不经常发生,每笔业务金额一般较小,占收入的比重较低。  (三)核算内容:  营业外收入:  (1)固定资产盘盈。它指企业在财产清查盘点中发现的账外固定资产的估计原值减去估计折旧后的净值(新准则中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 。 (2)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它指处置固定资产所获得的处置收入扣除处置费用及该项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与所计提的减值准备相抵差额后的余额。  (3)罚款收入。它是指对方违反国家有关行政管理法规,按照规定支付给本企业的罚款,不包括银行的罚息。  (4)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它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时,所得价款扣除其相关税费后的差额,大于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与所计提的减值准备相抵差额的部分。  (5)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它主要是指因债权人单位变更登记或撤销等而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  (6)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它是指自办职工子弟学校的企业,在交纳教育费附加后,教育部门返还给企业的所办学校经费补贴费。  (7)非货币性交易中发生非货币性交易收益(与关联方交易除外)。  (8)企业合并损益。合并对价小于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注意:让渡资产使用权所得不属于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内容。  其他业务收入:材料物资及包装物销售、无形资产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运输、废旧物资出售收入等。

7. 在会计准则中,“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有什么区别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种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所有通过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入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二)特点: 营业外收入: 1.和营业外支出一般彼此相互独立,不具有因果关系; 2.通常意外出现,企业难以控制; 3.通常偶然发生,不重复出现,企业难以预见; 4.不与企业经营努力有关。 其他业务收入:不经常发生,每笔业务金额一般较小,占收入的比重较低。 (三)核算内容: 营业外收入: (1)固定资产盘盈。它指企业在财产清查盘点中发现的账外固定资产的估计原值减去估计折旧后的净值(新准则中计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 。 (2)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它指处置固定资产所获得的处置收入扣除处置费用及该项固定资产账面净值与所计提的减值准备相抵差额后的余额。 (3)罚款收入。它是指对方违反国家有关行政管理法规,按照规定支付给本企业的罚款,不包括银行的罚息。 (4)出售无形资产收益。它指企业出售无形资产时,所得价款扣除其相关税费后的差额,大于该项无形资产的账面余额与所计提的减值准备相抵差额的部分。 (5)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它主要是指因债权人单位变更登记或撤销等而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 (6)教育费附加返还款。它是指自办职工子弟学校的企业,在交纳教育费附加后,教育部门返还给企业的所办学校经费补贴费。 (7)非货币性交易中发生非货币性交易收益(与关联方交易除外)。 (8)企业合并损益。合并对价小于取得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注意:让渡资产使用权所得不属于营业外收入的核算内容。 其他业务收入:材料物资及包装物销售、无形资产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运输、废旧物资出售收入等。

在会计准则中,“其他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有什么区别

8. 利得与营业外收入、损失与营业外支出的区别与联系

以下回答来自于北京诚力财务
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
利得或损失具体会涉及到非常多的业务:
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包括的业务有:盘亏损失、非常损失、公益性捐赠支出、盘盈利得、政府补助、捐赠利得、处置非流动资产的利得或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利得或损失、债务重组的利得或损失等。一般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来核算。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般用“资本公积”科目核算,常见的业务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被投资方除净损益外的其他权益变动时投资方按应享有的份额而增加或减少的资本公积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