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42,美国28,韩国3,全球半导体百强中,哪一家发展的最好?

2024-05-02 06:31

1. 中国42,美国28,韩国3,全球半导体百强中,哪一家发展的最好?

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最好。
要知道半导体产业对于科技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不将半导体产业的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么必然会导致自身在科技发展领域受制于人,而目前的半导体产业出现了三个国家并立的局面。
一、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最好。虽然韩国的整体经济水平并不能够和中美两国相提并论,但是由于韩国在半导体产业布局时间较早,这使得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展现出了极强的优势,甚至就连美国在半导体产业上的发展,也需要严重依赖韩国的技术支持。如果韩国在未来能够继续保持自己在技术上的优势,那么韩国在半导体产业上必然会获得很多的利益。
二、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最好,是因为韩国掌握了绝大多数的半导体产业份额。如果世界上的科技公司想要拥有最优秀的半导体产品,那么选择韩国半导体公司生产的产品,绝对是最稳妥的选择,因为韩国的半导体产品确实拥有着相当出色的质量。正是由于韩国在质量上展现出了极强的优势,所以才使得韩国能够掌握绝大多数的半导体产业份额,如果中美两国不想办法发展自身的半导体产业,那么韩国把控半导体产业的格局就不可能被彻底打破。
三、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最好,是因为韩国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的市场需求。韩国不仅拥有着相当出色的半导体产品设计能力,同时还拥有着相当强悍的半导体产品生产能力。要知道只有在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才能够让韩国的半导体产业有明显的发展。正是由于韩国将生产能力提到了最高等级,这使得世界上的科技公司只能够选择使用韩国的半导体产品。

中国42,美国28,韩国3,全球半导体百强中,哪一家发展的最好?

2. 全球百大半导体企业中国多达42家,我国缘何这么重视半导体的发展?

全球百大半导体企业中国多达42家,我国缘何这么重视半导体的发展首先是因为半导体本身就是制作电子芯片的核心材料,其次就是半导体的技术提升意味着整体的科研水平的提升,再者就是如果没有充足的高质量芯片就没有足够智能化的时代,另外就是如果一些半导体需要受制于人就会影响到中国的长期发展目标,需要从以下四方面来阐述分析全球百大半导体企业中国多达42家,我国缘何这么重视半导体的发展 。
一、因为半导体本身就是制作电子芯片的核心材料 
首先就是因为半导体本身就是制作电子芯片的核心材料 ,对于半导体而言本身就是制作电子芯片的重要材料,通过半导体可以生产高水平的芯片来满足国内的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发展需求。

二、半导体的技术提升意味着整体的科研水平的提升 
其次就是半导体的技术提升意味着整体的科研水平的提升 ,对于半导体而言如果整体的质量得到提升那么我们国家的科研水平也会得到提升,这样子有利于国家整体的发展质量的提升。

三、如果没有充足的高质量芯片就没有足够智能化的时代
再者就是如果没有充足的高质量芯片就没有足够智能化的时代 ,对于高质量芯片而言可以更好的构建一个智能化的时代,从而迎合很多人民群众的发展需求。

四、如果一些半导体需要受制于人就会影响到中国的长期发展目标 
另外就是如果一些半导体需要受制于人就会影响到中国的长期发展目标 ,这样子我们国家才有充足的底气来发展,从而更好的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中国应该做到的注意事项:
应该提升整体的核心竞争力。

3. 为什么韩国半导体产业如此发达

韩国半导体的快速发展是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引进、合作、自主融合。内部技术与外部技术的整合,是韩国半导体能迅速崛起的一个捷径选择。
现在韩国半导体可谓是辉煌无比,可这辉煌背后又隐藏着什么?

生存现状
如今,韩国共有400多家半导体及相关产品制造企业,主要分为元件、设计、设备、材料四类。
大部分中小企业群由设备及材料企业组成,大约总数在100家左右,他们将生产设备或材料销售给元件企业,并与元件企业合作进行产品的开发。余下300多家主要是部件制造企业,生产相关产品。
构成不平称,存储为主导
韩国半导体产业已形成垄断局势,市场集中度极高,产业的产品构成非常不平衡。
世界半导体市场以非存储型为主,存储型和非存储型半导体的比重为35∶65。韩国半导体市场却是以存储型为主,存储型占到80%以上的比例;非存储型半导体占比,低国产化率也很低只有20%左右,其余80%依靠进口。
存储
三星和SK海力士各居存储器市场第一、二名,营收每年大幅成长。在DRAM、NAND Flash价格下跌的情况下,三星和SK海力士营收仍然维持成长。两企业的营收从2013年459亿美元、2014年541亿美元一路上扬,2015年更是突破600亿美元。

这样难免让人感觉韩国半导体是欣欣向荣,然而,特定少数企业占整体营收90%以上比重是一种很不健康的表现。
试想,若韩国存储行业被别国抢了风头,那韩国的半导体必将颓废下去。不免回想一下日本的发展,成于DRAM败于DRAM,我们可以从上两期《芯片世界地图——日本》清晰的看到这一点。
随着韩国在存储方面的异军突起,日本半导体在DRAM方面倒下了,所以曾经的霸主地位也易主韩国。而韩国存储业面临的最大的威胁就是中国,它指望在存储领域打造其领先位置,现在北京、武汉、晋江等多地开始斥巨资布局存储器芯片研发生产领域。大陆清华紫光集团也间接购并美国NAND Flash业者新帝(SanDisk),致力于进军三星主导的固态硬盘(SSD)市场。
下面看看三星和SK海力士的产品和应用领域。
三星电子(Samsung)
三星电子的半导体生产额位居世界第二位,内存生产额位居世界第一位,是领导全球的综合半导体企业。在内存, 系统半导体领域,三星拥有世界最顶级的生产设备,并在设计、制造、Foundry等各种半导体生产价值链拓展事业。

主营:DRAM、FLASH、eMMC、MCP、ARM CPU、显示驱动IC、CMOS 图像传感器等

为什么韩国半导体产业如此发达

4. 韩国的半导体产业为何这么强?技术来源是哪里?

韩国半导体崛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时,正是抓住了日本半导体衰落的时机,由韩国政府主导,以三星为先锋,在当时全球存储器市场一片低迷的行业背景下,进行逆周期投资,奠定了产业基础,为迎来全球存储器这一具有庞大、永恒需求的市场复苏做好了准备,从而逐步发展,并兴盛到了今天。


实际上,韩国的重大产业,都是由中央政府统筹规划出来的,半导体就是典型代表,此外,还有如电子竞技产业,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韩国经济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为了提振士气和经济发展,其中央政府看准了电子竞技产业,并进行自上而下的系统规划和实施,使得韩国的电子竞技产业用了十年左右的时间,成为了全世界的一面旗帜,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对其经济复苏和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5. 韩国半导体往事:遭美日封杀后跻身世界一流

随着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把华为列入“实体名单”,以及火遍网络的海思半导体的公开信,使芯片技术的国产化,再次成为大众的焦点,而韩国由于曾遭受来自美国、日本等先发者的追击,并从零基础成为全球行业内的第一梯队,韩国经验受到国内业界的广泛关注。
  
 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KSIA)成立于韩国正在实施半导体产业扶持政策的1991年,是涵盖设备、材料、代工、零部件等半导体行业全领域的行业协会,目前 拥有包括三星电子、SK海力士在内的近百家产业链内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国别芯片产业组织之一。
  
 近日,第一 财经 记者亲赴韩国,与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常务理事、芯片设备企业周星工程株式会社(036930.KOSDAQ)CEO黄喆周进行交谈,作为韩国的“第一代”半导体企业家之一,黄喆周说,韩国在半导体芯片产业经历了曲折发展,每一个后发者都将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
     
 韩国在半导体产品的发展进程中,也有被发达国家封锁的经历。
  
 上世纪70年代,三星在韩国首次提出将开发芯片,并期望通过引入美国镁光、日本三菱等企业的技术,但当时日本三菱得知三星将开发芯片产业时,该公司CEO直接表态“对于GDP水平较低的韩国,半导体产业并不适合”,日美两国对于三星并不配合,甚至美方一度宣布将向韩国生产的半导体施加反倾销关税,并限制韩国芯片对外出口;而施加反倾销关税以后,每生产一片芯片,三星甚至需要倒贴1美元,而直到三星第一代创始人李秉哲去世,三星电子的半导体事业部还处在3亿美元的亏损。
  
 韩国一位业内人士曾对第一 财经 记者表示,日、美是最早做芯片的两个国家,基本垄断了整个市场,当时三大存储器制造商是美国镁光、日本三菱、日本夏普。
  
 当时三星希望借鉴夏普,但是夏普方面连工厂的面积等基本数据都拒绝提供,三星的研究员们只能通过自己的脑子记住某些细节,比如有一位研究员通过自己的手指间距离、身高及步伐数,计算工厂的大概面积及其他参数,(例如)工厂生产线宽为30步、长为222步。曾在三星半导体工作多年的知情人士向笔者回忆。“不过,这些数据,对于建设一个高 科技 的工厂,显然是不够用的,我们也不可能依靠海外的力量,做弯道超车”。
  
 经过不断的努力,截至2018年底,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两大韩系制造商在2018年存储类半导体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为74.6%。
  
 黄喆周的企业是一家主要生产用于制造半导体产品的智能设备的工程企业,现阶段主要生产用于制造芯片所需的CVD薄膜设备(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这种设备主要用于生产半导体薄膜,是支撑化学气相淀积工艺的重要一环,供货量仅次于美国制造商,占据全球前三名的位置,而全球目前可以供应该类设备的企业尚不足10家。
  
 作为向LG、SK海力士等主要半导体企业供应核心设备的上游供应商,他认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韩国的半导体的生产设备主要由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所主导,导致虽然生产出芯片产品,但由于源头技术受制于外方,在成本控制力方面大打折扣,因此通过自身突破这种科创壁垒,有利于韩国产业未来提高成本控制力,并在技术发展的过程拥有自主权。
  
 目前,黄喆周所在的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联合三星、SK海力士等大型企业,为配合韩国政府对于半导体产业的扶持计划,三星电子将出资30万亿韩元, 培育非存储类系统半导体产业,并以2030年前在全球占领领先地位作为目标,而这也是黄喆周一向主张的内容,他认为少部分大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成为一个吸引本土人才和资源的“无底洞”,并会选择一条较为平坦的“舒适区”进行投资,而这个舒适区在陷入胶着阶段以后,必将影响产业大局的发展。
     
 因此,在本轮发展提纲中,三星电子将针对LG等其他竞争企业及中小企业开放生态链,并邀请本土企业作为设计及研发方参与;而作为首个具体措施,三星电子或将代工厂向LG集团旗下的Siliconworks所研发的高性能半导体设备进行开放,而此前韩国本土的中小企业则主要向TSMC等境外企业进行代工;去年5月,三星电子将其代工业务从系统原有部门中分拆出来,另外设立事业部;根据WSTS的另外一份统计,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代工市场的占有率,台资TSMC占据第一名,达到48.1%,三星电子紧随其后,为19.1%。
  
 对于目前中美贸易争端过程中的技术争议,黄喆周表示,中国近年来技术的增长有目共睹,“我还记得,我刚刚和中国客户打交道,是在2000年代初,当时中国企业在制造芯片的工艺层面,和韩国首发企业,至少相距5代,甚至更多;但目前这个差距,已经缩小至2~3代,双方也有了更多的合作基础。”
  
 黄喆周认为,在韩国本土大企业打造闭环式的生态圈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加入,使韩国的中小型半导体企业,在获得研发动力的同时,凭借走进巨大的中国市场,获得与全球顶尖企业较量的机遇,“而这种机遇,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黄喆周认为,在本次半导体产业协会和韩国政府共同推出的措施中,对于人才的培养才是“最值得关注”的事情,为此提出企业和顶尖高校共建“半导体学科”,而韩国目前的出生率不断下降,理工专业的人才供给缺乏,如果能够引入中国顶尖大学的人才,再结合韩国长期以来所积累的半导体研发能力和实战经验,必将能够打造一条可靠且牢固的产业链升级,并造福两国半导体行业的未来成长。

韩国半导体往事:遭美日封杀后跻身世界一流

6. 韩国半导体往事:遭美日封杀后跻身世界一流

随着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把华为列入“实体名单”,以及火遍网络的海思半导体的公开信,使芯片技术的国产化,再次成为大众的焦点,而韩国由于曾遭受来自美国、日本等先发者的追击,并从零基础成为全球行业内的第一梯队,韩国经验受到国内业界的广泛关注。
  
 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KSIA)成立于韩国正在实施半导体产业扶持政策的1991年,是涵盖设备、材料、代工、零部件等半导体行业全领域的行业协会,目前 拥有包括三星电子、SK海力士在内的近百家产业链内企业,是全球最大的国别芯片产业组织之一。
  
 近日,第一 财经 记者亲赴韩国,与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常务理事、芯片设备企业周星工程株式会社(036930.KOSDAQ)CEO黄喆周进行交谈,作为韩国的“第一代”半导体企业家之一,黄喆周说,韩国在半导体芯片产业经历了曲折发展,每一个后发者都将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
     
 韩国在半导体产品的发展进程中,也有被发达国家封锁的经历。
  
 上世纪70年代,三星在韩国首次提出将开发芯片,并期望通过引入美国镁光、日本三菱等企业的技术,但当时日本三菱得知三星将开发芯片产业时,该公司CEO直接表态“对于GDP水平较低的韩国,半导体产业并不适合”,日美两国对于三星并不配合,甚至美方一度宣布将向韩国生产的半导体施加反倾销关税,并限制韩国芯片对外出口;而施加反倾销关税以后,每生产一片芯片,三星甚至需要倒贴1美元,而直到三星第一代创始人李秉哲去世,三星电子的半导体事业部还处在3亿美元的亏损。
  
 韩国一位业内人士曾对第一 财经 记者表示,日、美是最早做芯片的两个国家,基本垄断了整个市场,当时三大存储器制造商是美国镁光、日本三菱、日本夏普。
  
 当时三星希望借鉴夏普,但是夏普方面连工厂的面积等基本数据都拒绝提供,三星的研究员们只能通过自己的脑子记住某些细节,比如有一位研究员通过自己的手指间距离、身高及步伐数,计算工厂的大概面积及其他参数,(例如)工厂生产线宽为30步、长为222步。曾在三星半导体工作多年的知情人士向笔者回忆。“不过,这些数据,对于建设一个高 科技 的工厂,显然是不够用的,我们也不可能依靠海外的力量,做弯道超车”。
  
 经过不断的努力,截至2018年底,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两大韩系制造商在2018年存储类半导体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为74.6%。
  
 黄喆周的企业是一家主要生产用于制造半导体产品的智能设备的工程企业,现阶段主要生产用于制造芯片所需的CVD薄膜设备(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这种设备主要用于生产半导体薄膜,是支撑化学气相淀积工艺的重要一环,供货量仅次于美国制造商,占据全球前三名的位置,而全球目前可以供应该类设备的企业尚不足10家。
  
 作为向LG、SK海力士等主要半导体企业供应核心设备的上游供应商,他认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韩国的半导体的生产设备主要由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所主导,导致虽然生产出芯片产品,但由于源头技术受制于外方,在成本控制力方面大打折扣,因此通过自身突破这种科创壁垒,有利于韩国产业未来提高成本控制力,并在技术发展的过程拥有自主权。
  
 目前,黄喆周所在的韩国半导体产业协会,联合三星、SK海力士等大型企业,为配合韩国政府对于半导体产业的扶持计划,三星电子将出资30万亿韩元, 培育非存储类系统半导体产业,并以2030年前在全球占领领先地位作为目标,而这也是黄喆周一向主张的内容,他认为少部分大企业在成长过程中,成为一个吸引本土人才和资源的“无底洞”,并会选择一条较为平坦的“舒适区”进行投资,而这个舒适区在陷入胶着阶段以后,必将影响产业大局的发展。
     
 因此,在本轮发展提纲中,三星电子将针对LG等其他竞争企业及中小企业开放生态链,并邀请本土企业作为设计及研发方参与;而作为首个具体措施,三星电子或将代工厂向LG集团旗下的Siliconworks所研发的高性能半导体设备进行开放,而此前韩国本土的中小企业则主要向TSMC等境外企业进行代工;去年5月,三星电子将其代工业务从系统原有部门中分拆出来,另外设立事业部;根据WSTS的另外一份统计,2019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代工市场的占有率,台资TSMC占据第一名,达到48.1%,三星电子紧随其后,为19.1%。
  
 对于目前中美贸易争端过程中的技术争议,黄喆周表示,中国近年来技术的增长有目共睹,“我还记得,我刚刚和中国客户打交道,是在2000年代初,当时中国企业在制造芯片的工艺层面,和韩国首发企业,至少相距5代,甚至更多;但目前这个差距,已经缩小至2~3代,双方也有了更多的合作基础。”
  
 黄喆周认为,在韩国本土大企业打造闭环式的生态圈的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加入,使韩国的中小型半导体企业,在获得研发动力的同时,凭借走进巨大的中国市场,获得与全球顶尖企业较量的机遇,“而这种机遇,是花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黄喆周认为,在本次半导体产业协会和韩国政府共同推出的措施中,对于人才的培养才是“最值得关注”的事情,为此提出企业和顶尖高校共建“半导体学科”,而韩国目前的出生率不断下降,理工专业的人才供给缺乏,如果能够引入中国顶尖大学的人才,再结合韩国长期以来所积累的半导体研发能力和实战经验,必将能够打造一条可靠且牢固的产业链升级,并造福两国半导体行业的未来成长。

7. 韩国2020年半导体出口近千亿美元,半导体为何这么抢手?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和半导体协会周二发布的一份数据资料显示,2020年韩国半导体出口额同比增长5.6%,达992亿美元,创历史第二高,仅次于2018年的1267亿美元。今年半导体出口额有望史上第二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该资料显示,疫情期间非接触经济升温拉动了服务器和笔记本电脑的需求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疫情和移动设备需求低迷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晶圆代工订单增加、5G设备芯片需求增加等利好因素的推动下,系统半导体的出口额为303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新高。
韩国分析机构预测,今年韩国半导体出口额有望达到1075亿至1110亿美元,同比增长10.2%,继2018年后将再一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其中,存储芯片和系统半导体的出口额有望分别达到703亿-729亿美元和318亿-330亿美元,同比分增12%和7%。
而得益于我国芯片需求的大爆发,韩国依靠“芯片生意”已赚得盆满钵满。韩国国际贸易协会(KITA)日前表示,中国占韩国半导体总出口的41.57%,为近4年来(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要知道,受到美国芯片限制令的影响,全球最大晶圆厂台积电失去华为等中国客户后,韩国相关供应商也得以在中国市场分得一杯美羹。以韩国巨头三星为例,据TechWeb 2020年11月消息,中国芯片设计厂商们正显著增加对三星14nm及以上工艺的下单量。
与此同时,三星也强势加码中国市场。去年11月份,三星就已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了全全新的处理器Exynos1080,该处理器采用了目前该司最先进FinFET工艺制造。
半导体抢手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巨大的前景,我们投资股票,其实是投资上市公司,投资上市公司的未来,那么就需要看行业未来有没有前景。有些行业的需求是不断萎缩的,意味着行业整体市场是在缩减的,这样的行业里面,只有少数公司可以通过挤压其他公司的份额来实现增长。
而具有巨大前景的行业,大多数公司都可以分享到未来行业成长的红利,半导体行业就是具有巨大前景的行业,未来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将会为半导体行业带来巨大的需求。
第二,行业的拐点,为什么去年下半年,半导体的业绩那么差,公司估值那么高,反而看好半导体,而不是去跟着主流追逐业绩持续增长的白酒股?因为行业是有周期的,半导体行业属于明显的周期性行业,去年半导体行业整体下滑明显,但是正因为业绩下滑,很多半导体公司去年股价表现也不佳。
当行业出现拐点后,就带来“戴维斯双击”的机会,股价会领先于行业趋势,所以必然会在去年下半年上涨,之后大家就会发现半导体行业见底,出现拐点,需求上升,进入上升趋势,而这个拐点的判断,主要在于5G技术的加速到来。
第三,国产化替代,自2018年以来,全球保护主义升温,美国对我国相关企业进行了打压,将部分企业加入实体清单,对科技产业的关键零部件及技术断供,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技术是买不来的,是求不来的,只有靠自己投入研发,实现技术国家化,实现自主可控,才不会被人掐脖子。
这意味着,未来我国在半导体行业中,需要全面实现国产化替代,必然给国产半导体公司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半导体行业主要由设计、制造和封装三个环节构成,在制造方面,很多芯片公司、光刻胶材料、半导体设备及封测公司未来都将迎来全面国产化替代的机会。

韩国2020年半导体出口近千亿美元,半导体为何这么抢手?

8. 为什么都说半导体几年内能干掉韩国

修改了2018年的个别用词,现在虽然国际环境大变,没太多时间修改,先这样了。。。
我是韩国半导体博士,回国985高校教师,个人认为,说半导体几年内干掉韩国纯粹是给自己人希望而已,当然也要看怎么说。下面我简单的分析几点,详细的内容只有上我的课才会说^_^:
半导体产业做的好,最重要的是防震的实验室、高端设备、人才。韩国历史上没有自然灾害,也没地震,自称“上帝是韩国的”,国内难以找到这种地方;就算找到了,高端设备国外对中国禁运,中国能自己研发的话,那国产发动机早比国外牛了;国外的半导体人才都是学生亲自上手做实验,国内因为设备少且质量差,学生还多,所以干脆都是聘的工程师,硕士博士生很难亲自动手,设计的芯片很多都是纸上谈兵,也就搞个理论,真用的话没法用。还有个问题,韩国各大半导体公司基本免费给高校的学生代工,政府按照代工量给他们降税,这样,学生们设计的很复杂的芯片,不想自己动手的(有时一个工序自己做要10个月,最后可能还发现设计失误了),可以拿到与设计高度吻合的便宜芯片(2013年,0.18um工艺,5000元人民币左右),当然,这个政府支持在日本、中国台湾、欧洲都有,但大陆没有。
半导体产业如果真要大力发展,国家要做好既费钱又没成效的阶段,有好的团队且运气好的话,这个阶段大概十年,也就是找到了国外做的并不很好而且自己还有很巧妙可用的idea才行,半导体行业,在产品领域,一种产品基本只有一个公司是挣钱的,剩下的是怀着希望投钱干,但是,十年的过程中,领导2个任期都过了,这个工作没给他产生任何政绩,领导会大力支持么?
个人认为有一个解释方法是可以说马上超过韩国的,那就是中国台湾。韩国半导体卧薪尝胆20多年,终于在2000年后干死了日本,原因是日本地震厉害,实验室的造价是韩国的四倍(韩国的实验室价钱基本与所有设备之和持平),所以日本芯片成本高,被韩国的价格战干死了,临死前,日本首席经济大臣跟韩国进行了谈判,希望保留不到10分之一的半导体芯片公司,让韩国给个生路,因为他们希望技术能够延续下去。韩国答应了,结果日本随手就卖给了台湾,让台湾去报仇,正好赶上在2012年12月,韩国半导体领域发生了一件事,在济州岛开了个半导体全国会议(我也去了,我其实每年都去),这次会议成了一个里程碑,因为这次会上半导体相关的公司、高校、研究所聚在一起讨论了一个问题“10nm以下半导体工艺还继续研究不?”,主要是因为这个尺度量子效应渐渐明显,经典物理基础上的仿真计算都不能保证芯片可靠性了,需要从头研发的内容太多,造价太高,讨论结果是不干了。结果2015年,台积电10nm芯片一出,打了韩国棒子一个响亮的耳光,弯道超车了。当然,这只是工艺部分,在拓扑结构,存储,IC等设计领域,棒子依旧坚挺。
总的来说,希望不能丢,差距还是客观对待。很多科研大佬肯定要这么说,不然国家对这个绝望了的话,怎么给科研经费?反过来讲,科研经费不足,就更不可能追上了,最后芯片成为棒子的暴利产品。所以这些大佬这么说,也是为了国家发展不得已,我们还是要理解、谅解、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