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学者?

2024-04-27 16:08

1. 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学者?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谢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孟繁华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洪子诚
  上海评论家蔡翔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匡

  浙江文艺出版社编辑、评论家李庆西
   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南帆
孟繁华,中国常用名,著名的有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山东邹县人,现为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此外还有首都师范大学校长助理 孟繁华。

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主要学者?

2. 中国当代文学

如果说余华80年代先锋小说对中国文学是巨大贡献, 那么90年代之后余华的长篇小说则不仅是对中国文学的巨大贡献, 同时也是对世界文学的巨大贡献。

在长篇小说中, 余华的创作开始变得素朴, 不再注重对小说形式的先锋试验, 而更追求小说的内容, 更注重对传统视野下无法看到的中国经验的发掘, 更注重表达被传统文学忽略的中国社会现实和心理现实。
余华90年代的长篇小说重故事、重历史、重现实, 叙事简洁, 可读性很强, 很多人就因此判定余华创作发生从现代主义回归到现实主义的转型。我认为这存在着很大的误解。从中短篇小说转向长篇小说创作, 这可以称之为“转型”;从注重小说的形式探索转向注重小说的内容及其新的表达;语言从华丽向朴素转变;小说风格从西方化向中国化转变。
新世纪之后, 余华又出版了两部长篇小说:《兄弟》和《第七天》。《兄弟》和余华过去的长篇小说在风格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在写作方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比如有更多生活形态的现实, 抽象的叙述增多, 具体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变少, 诗性化的语言变少, 人物增加, 故事变得复杂。相比《兄弟》, 《活着》《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第七天》这样的小说是写不长的, 因为它是诗性的写作, 它对故事、生活和细节的选择都非常挑剔, 一般性的日常生活是很难被作者看中的, 能够进入小说的绝大多数“现实”都是有“意味”的, 也即余华所说的“文学的现实”。相比较而言, 《兄弟》中“文学的现实”变少了, 有大量的普通的平淡的近于日常生活实录的现实, 不仅不精练, 而且缺乏足够的诗性, 在余华的所有作品中它特别“异类”, 其外表特别具有象征性, 因此负面性的评价比较多。但即使这样, 《兄弟》也不是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 仍然具有现代主义因素。

《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 既具有先锋性, 又具有传统性;既具有现代主义文学的精神, 又具有现实主义文学的内容;既具有隐喻性、象征性, 又具有现实性、典型性。它获得了方方面面的认同。普通读者认同它们所讲述的故事, 特别是故事所表达出来的对于苦难的深刻同情, 文学批评家更认同它们讲故事的方式, 讲故事的技巧, 当然也认同它对于现实和历史的深刻反映, 在同情背后所表达出来的深刻批判。

3.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4. 中国文学的当代文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文学一方面发扬了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传统,一方面又表现出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在更广泛更深刻的程度上与人民结合,积极表现中国人民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的革命精神,努力反映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民新的生活风貌,出现了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但是,中国当代文学真正的辉煌是在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文学停滞,从70年代末期开始的中国文学新时期,大群新作家走上历史舞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得到恢复和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方法获得多方面开拓,文学内容也获得很大程度的深化,中国文学进入了新的繁荣时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之后,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台湾省文学及港、澳地区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另一轨道上相对独立地发展,也为丰富祖国的文学宝库作出了贡献。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自本世纪初开始,中国大陆又出现了中国自由作家(体制外作家)与中国自由文学(具有独立思想的文学)的概念,使中国文学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的鼎盛局面。

5. 现代文学

叙述者与作者在叙事学范畴内是两种概念。两者的区分是为了抛开作者只从文本自身出发研究叙述行为主体。

(一)联系
叙述者与作者都是在“讲故事”的人。都是有叙述行为的人。

(二)区别
叙述者是作者创造出来的。
作者是自然人,叙述者不是。
叙述者与作者无法等同。

现代文学

6.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推荐


7.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推荐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推荐

8. 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1、《官场现形记》 李伯元
2、《孽海花》 曾 朴
3、《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趼人
4、《南社丛刻》 南社编刻
5、《人境庐诗草》 黄遵宪
6、《老残游记》 洪都百炼生(刘鹗)
7、《尝试集》 胡 适
8、《女神》 郭沫若
9、《沉沦》 郁达夫
10、《呐喊》 鲁 迅
11、《繁星》》 冰 心
12、《雨天的书》 周作人
13、《志摩的诗》 徐志摩
14、《寄小读者》 冰 心
15、《彷徨》 鲁 迅
16、《野草》 鲁 迅
17、《死水》 闻一多
18、《背影》 朱自清
19、《在黑暗中》 丁 玲
20、《倪焕之》 叶绍钧
21、《啼笑姻缘 张恨水
22、《缘缘堂随笔 丰子恺
23、《新月诗选》》 陈梦家编
24、《鲁迅杂感选集》 鲁迅著,何凝(瞿秋白)选编
25、《望舒草》 戴望舒
26、《烙印》 减克家
27、《子夜》 茅 盾
28、《家》(《激流三部曲》之一 巴 金
29、《边城》 沈从文
30、《南行记》 艾 芜
31、《死水微澜》 李劼人
32、《大堰河》 艾 青
33、《湘行散记》 沈从文
34、《画梦录》 何其芳
35、《上海屋檐下》 夏 衍
36、《萍踪忆语》 韬 奋
37、《包身工》 夏 衍
38、《骆驼样子》 老 舍
39、《黄河大合唱(组诗)》 光未然
40、《呼兰河传》 萧 红
41、《屈原》 郭沫若
42、《十四行集》 冯 至
43、《给战斗者》 田 间
44、《速写三篇》 张天翼
45、《小二黑结婚》 赵树理
46、《传 奇》 张爱玲
47、《小城风波》 沙 汀
48、《风雪夜归人》 吴祖光
49、《白毛女》 延安鲁艺工作团集体 创作:贺敬之、丁毅、 王斌执笔。马可、张 鲁、翟维作曲
50、《穆旦诗集》(1939—1945) 穆旦(查良挣)
51、《财主底儿女们》(上下) 路 翎
52、《果园城记》 师 陀
53、《王贵与李香香》 李 季
54、《围城》 钱钟书
55、《人生采访》 萧 乾
56、《雅舍小品》 梁实秋
57、《曹禺剧本选》 曹 禺
58、《保卫延安》 杜鹏程
59、《红旗谱》 梁斌
60、《射雕英雄传》 金 庸